所謂崗位職級可以簡單理解為,在一個組織內部衡量不同崗位相對價值貢獻度的大小,崗位價值越高,職級就越高,薪酬也就越高,那么如何評定崗位職級?論起崗位的價值高低,誰又會服誰?這就需要有一套相對科學的崗位價值評估,也稱職位評估的方法與工具,以確保職級評估的公正性,也確保薪酬的內部公平性。職位評估的方法很多,從早期的主觀定性到現(xiàn)在的客觀定量,從崗位相互間比較到崗位與標準的比較,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最主流的就是采取結構化要素,量化評價標準的要素績點法。最早的要素績點法由*合益與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研究開發(fā)并推行,他提出崗位評估源于三項要素,即崗位風險責任、知識技能水平和解決問題能力,強調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念,強調崗位因所承擔的責任而設置,而責任的承擔是由知識技能的投入,解決問題的過程而產生的。隨后在這一理論框架下,全球四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陸續(xù)推出了自己的職級系統(tǒng)及評估工具,且一直持續(xù)不斷的進行更新和迭代。其中一家評估工具作為示例,其中包含了七項評估要素。
針對各項要素設計了標尺性評價量表,比如其中溝通技巧,這一要素會通過開展崗位工作中溝通的頻次,以及溝通的重要性給予打分,而所有要素的評價得分進行綜合計算后,就能換算出崗位的價值。同樣職位評估的其他要素,都可以在崗位說明書中找到對應的信息,所以職位評估的重要輸入就是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對職位分析的越詳盡,職位評估的有效性就越高。近些年來,國內一些咨詢公司也通過破解四大的評估工具,研究開發(fā)了自己的評估工具,但目前僅在國內推廣使用,還無法像四大樣發(fā)展為全球性的實際系統(tǒng)和評估工具,崗位價值評估不可能是*科學和公正的,因為評估過程還需要依賴評價專家小組的主觀判斷,但因為有一套系統(tǒng)性的方法進行引導,因而是相對科學且實際有效的,當然這其中參與崗位評估的專家小組,素質的高低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而在開展崗位評估前,都需要對參與評估者進行針對性培訓,提升評估技能,確保評估的公正性。
轉載:http://szsxbj.com/zixun_detail/12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