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我們這里簡單地對前面兩句話做一個闡述,以便我們后面對NLP的換框法進行講解!
無善無惡心之體
(體:本也;根本、本來。心之體:心的根本,心的本來。)
句釋:心的本來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善不惡。心之體,即是本心,也是禪宗所謂“本來面目”。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內(nèi)心的思想、內(nèi)心的想法。意之動:思想在活動,念頭在活動)
句釋:心之體如深潭般沉靜,意之動如風吹水面,呈現(xiàn)出無比活躍的種種念想。而平常這些成千上萬的念頭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跟自己的期待和欲望相關(guān)。簡單地說當你對事物有對錯、好壞的判斷標準的時候,其實是你的念頭起來了,你是思維開始活動了。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簡單地講: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所以天地萬物也是無善無惡的。那我們對待天地萬物的態(tài)度也應(yīng)該是無善無惡,如果我們有善有惡的區(qū)別,那就是我們起了意念。(PS:之前的文章講過事物的空性,是同一個意思)
這里得出了非常重要的觀點:所有的事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義,則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這個意義,也可以有那個意義,當然也可以有更多的意義。
第二,可以有“惡”的意義,也可以有“善”的意義。
既然如此,那么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景會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一件事情里面總有不止一個意義包含其中??傊覀冎恍枰页銎渲凶钅芙o自己幫助,最能達成效果的意義。NLP換框法,就是轉(zhuǎn)變事情意義的方法,也是正面意向的行為選擇方法。換框法分為:環(huán)境換框和意義換框。
什么是情景換框呢?一樣的經(jīng)驗、行為或事件會隨著發(fā)生的情景不同,帶出不同的意義和結(jié)果。簡單地說同一個行為(X),可能會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有不同的意義(Y)存在。
Y1
X = Y2
Y3
王陽明用心學給我們舉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
王陽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園中除草時,付出了許多汗水,所以哀嘆道:“為什么天地之間,善難培養(yǎng),惡難鏟除?!”
王陽明當時就在花園賞花,聽到薛侃的嘆息,立即察覺到傳播心學世界觀的機會來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沒培養(yǎng)善,也沒有鏟除惡。”
薛侃莫名其妙,因為他勞碌了大半天,鏟除了很多雜草,而且他經(jīng)常澆灌花朵,這怎么能說是沒有培養(yǎng)善,沒有鏟除惡呢!
王陽明發(fā)現(xiàn)了薛侃的疑惑,卻沒有繼續(xù)深入這個話題,而是轉(zhuǎn)到另外一個問題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惡,因為從形體上著眼,錯誤在所難免。”
薛侃這回如墮云里霧里,更不知王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了。
王陽明馬上解釋說:“天生萬物和花園里有花又有草一樣。哪里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惡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門前搞個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當成惡的了。
這種‘善惡’都是由你的私意產(chǎn)生,所以就是錯誤的。”
薛侃吃驚地問:“這不就是無善無惡了嗎?”
王陽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來就沒有善惡,它之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我問你,黃金是善還是惡?”
薛侃搓著手興奮地說:“黃金是大大的好東西,當然是善的。”
王陽明問:“這要看黃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搖頭道:“那這就是惡的了。”
王陽明又問:“糞便是善的還是惡的?”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兒肯定是惡的。”
王陽明笑了:“糞便可以讓莊稼生長,在老農(nóng)心中,它就是善的。
NLP情景換框法解碼:同一事物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意義。
1、草對花園來說是“惡”,但是對草坪來說,草就是“善”,而草本身是“無善”“無惡”的。
2、黃金在手上是“善”,但是在胃里卻是“惡”,而黃金本身是“無善”“無惡”的。
3、糞便在薛侃眼中是“惡”,但是在老農(nóng)心中卻是“善”,而糞便本身是“無善”“無惡”的
意義換框:也稱內(nèi)容換框。同一件事情里面總有不止一個意義包含其中,那么我們以效果為導向,找出事物當中最能幫助自己的意義,這便是意義換框法。
X = Y, 還有沒有其他的意義?
Y1
X =Y2
Y3
舉例:
1、老了就是什么都沒用了啊--》【內(nèi)容換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解碼:老了(X)=沒用(Y1)--》老了(X)=家里的寶(Y2)
2、我沒錢,只能買一輛小型的汽車。”--》【內(nèi)容換框】:“好呀。買輛小車,既可以省油費,還容易泊位停車。”
解碼:買小型的汽車(X)=沒錢(Y1)--》買小型的汽車(X)=省油費,容易停車(Y2)
這里,我們再介紹一個簡單易用的五步脫困法。
另外,情景換框法和意義換框法經(jīng)常是結(jié)合一起來用的。特別是意義換框法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它需要通過先跟后帶的同時,不斷地變換事物的意義,從而最終達到效果。關(guān)于這些,我們會在后面的分享中再舉例說明。敬請期待。
轉(zhuǎn)載:http://szsxbj.com/zixun_detail/2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