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四書與儒商之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四書與儒商之道
課程1:大學與發(fā)展之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的發(fā)展做了系統(tǒng)規(guī)劃,《大學》作為儒家學說的入門讀物,對個人 的發(fā)展做了系統(tǒng)的論述,其中提出的明德、新民、至善“三綱”,作為成就事業(yè)的前提;其中提出的“八 目”,蘊含了內圣外王之道,概括了一個人從蒙昧走向高明、從小我走向大我的基本路徑,成為中國士大夫階層修身養(yǎng)性、成就自我的根本,其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作為內圣之道,著眼點在于如何提高個人的修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外王之道,著眼點在于如何將修為外化為事業(yè);兩者結合,概括了一個人走出心牢成就事業(yè)的基本路徑。古代上至帝王,下至普通士人,都能夠從小事做起,將個人修為和事業(yè)發(fā)展融合在一起。這一課程的講授,目的是讓學員了解事業(yè)是隨著個人的成長而發(fā)展的,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得失,就不會知道未來的成敗,了解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未來,如何讓自己隨著事業(yè)一起成長?如何讓自己永遠堅強厚重?如何讓自己戰(zhàn)無不勝?
課程2 中庸與心性修煉
儒家以人性善惡來辨析人的本質,道教主張性命雙修,佛家以禪定明心見性,國學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性關懷,分別形成因性、化性、成性等觀念,了解人性的本質,不僅可以透視自己,更能看透別人,做到人情練達,不為外部是非輕易困擾。秘訣在哪里?從哪里入手呢?儒家經典《中庸》系統(tǒng)講解了一個人如何走出心牢,如何從平庸走向高明的路徑,能夠讓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外部環(huán)境,更取決于自我的修煉。改變自己,也就改變了眼中的世界,也就改變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課程3:論語與君子修為
孔子的君子小人之說,意在拓展人生格局;他的仁者愛人之言,意在培養(yǎng)謙謙君子;他的均富養(yǎng)民之說,意在建立理想國度;他的禮樂教化之法,意在塑造風范國民。圍繞大我與小我,來討論如何錘煉自我,涵養(yǎng)氣度,拓展心胸,提高修為。邁開人生修養(yǎng)一小步,事業(yè)就會成就一大步。
課程4:孟子與人格塑造
領導能夠服眾,不僅是取決于職位,更是取決于個人魅力。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胸懷有多大,就能做多大;境界有多高,就能做多高。要想越過目前的瓶頸,改變力不從心的局面,靠的不是方法,而是一種新的視野、思路和氣魄,既要改掉眼高手低的毛病,又要越過跑跑顛顛心煩意亂的現(xiàn)狀,如何讓自己作人做事得心應手?這一課程融合了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諸子對完美人格的概述,從歷史經驗和理論建構的角度,闡述了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干部所應該具有的修為,從而引導干部了解成就事業(yè)的基本立足點、團結大家的基本策略,全面提升領導干部的個人修為和領導水平。
《挺經》與成功之道
卷一 內圣:如何提升影響力?
卷二 礪志:怎么才有發(fā)展力?
卷三 家范:怎么言傳身教?
卷四 明強:如何能持續(xù)發(fā)展?
卷五 堅忍:如何能走出困境?
卷六 剛柔:如何能剛柔并濟?
卷七 英才:什么是人才?
卷八 廉矩:如何識人?
卷九 勤敬:如何用人?
卷十詭道: 如何成事?
卷十一 久戰(zhàn):如何進退*?
卷十二 廩實:如何保持不???
卷十三 峻法:如何有效管理?
卷十四 外王:如何成就大事?
卷十五 忠疑:如何安身立命?
卷十六 荷道:如何持續(xù)昌盛?
卷十七 藏鋒:如何保全實力?
卷十八 盈虛:如何福澤綿長?
四書與儒商之道
轉載:http://szsxbj.com/gkk_detail/256331.html